泰格医药还没走出创新药寒冬

Thomas 4 0

8月28日晚,泰格医药公告称,该公司于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2.5亿元,同比下降3.21%;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3.83亿元、2.11亿元,同比下降22.22%、67.09%。

8月29日上午,就泰格医药的业绩问题,同日,截至发稿时,

截至8月29日收盘,泰格医药A股报收63.51元/股,跌0.36%,最新市值546.84亿元。

泰格医药是国内临床医药外包服务(CRO)供应商龙头,成立于2004年。从该公司主营业务可知,当医药产业中的临床医药外包服务需求旺盛之际,泰格医药的业绩便能很好。

由于国内的创新药产业目前处在寒冬之后的调整期,泰格医药的业绩也尚在调整阶段。从业绩构成来看,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是泰格医药的主力业务。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前述板块创收14.7亿元,上年同期 16.4亿元,同比下降10.2%。

泰格医药的中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该公司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为646个,相比2024年6月底的800个项目和2024年12月底的831个项目有所下降。

对于前述业绩变动,泰格医药将其归结为三点原因。

一是,订单少。泰格医药表示,截至2024年底公司存量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在手订单金额与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导致今年上半年所执行的国内创新药临床试验整体工作量下降。

二是,订单价格低。泰格医药提出,2023年以来,国内临床运营新签订单的平均单价下滑, 导致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执行该等订单时出现收入下滑现象。

三是,企业主动终止了一批有较高回款风险的订单。泰格医药还表示,这些订单主要来自于国内依赖外部融资的初创型生物科技公司。

泰格医药近期临床研究项目情况

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泰格医药另一大板块业务——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创收17.1亿元,上年同期为16.6亿元,同比增长3.1%。

泰格医药介绍称,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充足的业务需求,尤其是来自于跨国药企的订单需求,板块内的现场管理(SMO)业务同比仍实现良好的增长;同期,板块内的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业务相对稳健;实验室服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不过,同在临床试验现场管理(SMO)业务中,国内该领域龙头之一的普蕊斯在今年上半年出现营利双降现象。前述公司的期内营收为3.9亿元,同比减少1.08%,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415.6万元、3854.4万元,同比减少1.4%、20.35%。

另据华兴证券今年6月研报,泰格医药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净新增合同金额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国内客户恢复尤为显著,海外客户也保持稳定贡献。

这也意味着,泰格医药的收入端正在出现回暖态势。此外,华兴证券认为,由于泰格医药处在创新药行业下游,行业需求回暖的传导仍需一定时间。

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泰格医药近些年的业绩是明显好于企业上市初期。2012年-2024年,泰格医药的营收从2亿元增至超60亿元。并且,2021年之后,企业的营收就都在50亿元之上。从营利数据上看,泰格医药成长最快的三年是在2020年-2022年,并在2023年达到巅峰。

泰格医药2012年-2024年业绩 制图:在此阶段后,产业寒冬随之而来,相关公司的业绩也在2023年-2024年期间短暂回落。

近入2025年后,泰格医药的单季度创收能力已达到单季度超15亿元的水平,且呈现环比增长状态。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第二季度,泰格医药的营收分别为15.64亿元、16.86亿元。

不过,从盈利能力视角来看,泰格医药的毛利率还处在低位。泰格医药的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毛利润为3.35亿元,较同期的6.28亿元同比下降46.6%;板块毛利率由同期的38.4%下降至22.8%。

另外,泰格医药的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今年上半年毛利润约6亿元,较同期的6.6亿元同比下降 9.3%;板块毛利率为35.1%,较同期的39.9%相比有所下滑。同时,泰格医药也提升,临床试验现场管理业务的毛利率低于板块整体水平。

泰格医药近一年半的单季度业绩情况 制图:

同日,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向